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 202015
编号:13824888
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护理过程中的风险管理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20年8月1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15
     【摘 要】 目的:在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临床护理中加强风险管理,探究其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给予一般管理,观察组在一般护理管理基础上加强风险管理,比较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与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实施不同护理管理后,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2%,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0.0%,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0.0%,对照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15.5%,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效果显著,同时可有效改善护患关系,可在临床上应用。

    【关键词】 老年女性患者;骨质疏松;风险管理;护患纠纷

    文章编号:WHR201910245

    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为老年女性绝经期经常发生的情况,主要表现为骨量减少、骨强度降低以及骨脆性增加等[1]。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患该病的风险也随之增加,表现为疼痛、骨折等,其中骨质疏松性骨折是最为严重的后果,为患者及家庭造成了沉重的负担,所以,在护理工作中加强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的风险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中选取在本院治疗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90例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观察组年龄62~84岁,平均年龄为(73.31±7.25)岁,共有14名护理人员,其平均年龄是(24.18±1.54)岁,工作年限(10.24±5.08)年;对照组年龄64~86岁,平均年龄为(74.26±7.31)岁,共有14名护理人员,其平均年龄是(24.21±1.37)岁,工作年限(10.18±5.21)年。两组一般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入院后均建立健康档案,饮食与运动均可按照原生活习惯进行。观察组同时加强风险管理,1)建立健康档案:组内各患者均建立健康档案,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明确是否有骨质疏松病史等。2)评估危险因素:明确患者是否有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存在。危险因素包括:缺乏雌激素、经常骨痛、存在吸烟或酗酒等影响骨骼健康的不良生活习惯、由微小损伤引发骨折或存在骨折家族史、身材矮小或低体质量、服用激素类药物如可的松等连续3个月以上,以上危险因素逐条记录并给予相应处理。3)给予健康指导:针对一些患者文化程度低、缺乏理解能力等情况,对其实施一对一指导,确保其可通过视频、幻灯片等通俗易懂的方式了解老年女性骨质疏松存在的风险、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效果等内容。4)调整生活方式:平时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恶劣天气避免外出,保证睡眠充足。关注饮食营养,多食用一些富含钙质的食物,避免吸烟、酗酒、喝浓咖啡等不良习惯,饮食中营养药均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运动方式,快步走、举重、哑铃等运动可产生骨效应;多到户外进行体育锻炼,每周爬山1次,活动强度应从大至小,逐渐递增。尽量不要服用可的松等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 百拇医药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与护患纠纷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中组间患者临床资料与研究结果数据均录入excel,统计学分析所用软件为SPSS 21.0。分析过程中用t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s),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如P<0.05,表明结果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施不同护理管理后,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2.2%(1/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9/45),统计结果存在明显差异(χ2=7.200,P=0.007);观察组护患纠纷发生率0.0%(0/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5%(7/45),统计结果存在明显差异(χ2=7.590,P=0.006)。
, http://www.100md.com
    3 讨论

    女性步入老年后卵巢功能逐渐减退,雌激素水平渐趋下降,为骨质疏松的发生提供了契机,日常生活中老年女性发生意外骨折事件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据统计[2],在发生髋部骨折的患者中,约有75%是老年女性患者,超过65岁的老年骨折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2,可见有必要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施行风险健康教育,以有效预防其发生骨折事件。

    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有很多,1)疾病因素,该群体的年龄较高,住院期间意外风险发生率较高,很容易发生意外摔伤,所以临床护理比较困难,同时这部分群体中多数患者缺乏理解能力,并且合并有其他慢性病,需在临床上给予长期治疗,也为护理工作增加了难度;2)治疗因素,该群体患者的临床治疗以预防骨折为主,而在众多治疗方法中雌激素替代疗法使用较多,但很多患者却并不重视[3-5]。综合以上两点,有必要在护理工作中根据老年女性特点为其实施护理干预,旨在有效预防骨折的发生。本次研究中针对观察组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其管理内容包括:1)在护理工作中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开设课程讲解护理礼仪、沟通技巧与相关法律法规,探讨护患纠纷案例并总结经验,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以达到有效控制各风险因素的目的;2)利用培训的形式提升业务能力,严格执行各项操作标准,针对其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预防,杜绝风险事件的发生;3)实施细节管理,在显眼位置上设置提示牌,为行动不便患者增设病床护栏,要求其将危险物品放在指定位置等等。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该结果充分证实了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加強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 百拇医药
    从以上论述可知,在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临床护理中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可获得明显效果,有利于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光菊.疼痛护理方案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6):140-141.

    [2] 陈侠,陈琰琰,林仲可.绝经后老年女性骨质疏松与肌肉力量和肌肉含量的相关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03):207-210.

    [3] 唐鸣,李菁,邹重文,等.老年常见慢性病女性骨质疏松发病风险及综合干预疗效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9,30(01):96-99.

    [4] 赵心,白小涓,汉雯,等.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与骨质疏松症和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相关性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9(10):1033-1038.

    [5] 王玉环,刘素香,刘凡,等.综合干预对社区高风险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相关行为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05):1186-1188., http://www.100md.com(张爱玉)